《古今风云·青年论坛》第二十五期-水文同位素地球化学(会议手册)
为持续推动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多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科研宽度,深化纵深发展,强化科研中坚力量,扩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环所小组秉承和发扬研究所《古今风云》论坛的精神与风格,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筹办《古今风云·青年论坛》。论坛将通过多学科融合,扩展科研维度,孵化新思路、新方向,打造青年学者蓬勃发展的新势力、新局面。
《古今风云·青年论坛》第二十五期将聚焦水文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降水同位素、碳酸盐和水样三氧同位素和水汽同位素与大气污染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备注:45分钟报告+15分钟交流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环所小组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学分会
王圣杰,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气象动力实验室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干旱区水文气候研究,特别是干旱区同位素示踪水循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在WRR、JGR、JH、JC、GPC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学会理事、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地球环境学报》青年编委,主讲《自然地理学》(国家级一流课程、高校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等课程。
沙丽娟:碳酸盐和水样三氧同位素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沙丽娟,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副教授。2020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石笋古气候变化、三氧同位素(16O-17O-18O)测试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和水样的应用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发展碳酸盐和水样三氧同位素测试技术,开展了现代洞穴现生碳酸盐-洞穴滴水-降水的三氧同位素监测,并利用石笋和有孔虫等地质样品的三氧同位素组成重建古气候和水循环记录。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等期刊。
邢萌:化石源水汽同位素示踪大气污染研究
邢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氮同位素和水/水汽同位素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水汽来源、降水云下过程、城市化石源水汽等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Journal of Hydr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共计发表论文20余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