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杰院士应邀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作“从地球系统科学到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

202510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应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晏宏研究员及王云强研究员的邀请,以“从地球系统科学到可持续发展”为题,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晏宏副所长主持。

晏宏副所长在开场致辞中,代表研究所向傅伯杰院士长期以来对地球环境研究所及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傅院士深情回顾了与地球环境研究所的深厚渊源,他表示,自1999年研究所正式成立时担任主持人以来,他亲眼见证并参与了研究所的成长历程。他指出,研究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践行安芷生院士提出的“三个转变”指导方针,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傅院士特别提到,此次选择在地球环境研究所首次进行该主题的报告,寓意深远,期望未来能携手研究所同仁,共同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更深入地服务于黄土高原及国家的生态治理实践。

在报告中,傅院士系统回溯了地球系统科学从思想萌芽、学科建立到形成全球共识的演进历程,深刻阐释了其以整体观和系统观为核心,探究地球圈层耦合作用、全球变化响应及系统临界风险的精髓。他强调,地球系统科学已迈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整合的新纪元,正为应对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与解决方案。

报告还深入解读了“未来地球”计划的三大战略研究方向,并引入了“自然关系指数”等前沿概念,倡导实现从被动“设限”到主动“赋能”的认知跃迁,以推动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共生的繁荣未来。傅院士呼吁,应通过强化跨学科协同创新与系统集成建模,引领全球迈向一条更安全、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中国科学界的智慧与力量。

报告结束后,安芷生院士首先对傅院士选择在地球环境研究所进行此次重要报告表示感谢,并特别指出,报告清晰界定了地球系统科学,尤其是表层地球系统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勉励地球环境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应积极立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宏观框架,主动拥抱并融入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在随后的交流环节,王云强研究员与金钊研究员分别围绕“地球关键带”研究、黄土高原研究的区域特性、现有局限以及未来潜在突破方向等议题,与傅院士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贺茂勇供稿、王云强审核)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