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IPGP)Frédéric Moynier教授一行应邀到地球环境研究所访问交流

2025411-17日,应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金章东研究员、贺茂勇研究员邀请,受中国科学院PIFI国际杰出学者项目的资助,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Frédéric Moynier教授一行访问地球环境研究所,开展学术报告、科学讨论、实验室参观和野外考察等交流活动。Moynier教授是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高精度的放射性和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早期太阳系系统和行星演化历史的研究当中,曾获得多项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国际大奖。

411日上午,Frédéric Moynier教授和Julien Siebert教授在地球环境所“古今风云”论坛第四十四期分别作 “Tracing the solar system volatile elements origin with stable isotopes of metals”及“Reassessing the need for a late veneer on Earth”学术报告(图1)。Moynier教授的报告从地球内核形成与月球演化角度,介绍了太阳系行星挥发元素的动态历程,提出地球的挥发物质可能主要源自早期吸积,而月球的贫化则与撞击后逃逸密切相关。该报告指出,这些发现不仅革新了对行星物质来源的认知,也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如小行星采样、火星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Siebert教授先进行了地球挥发性元素吸积机制研究报告,随后对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进行介绍,并对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报告后,两位教授与我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就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开发运用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1 学术报告

416日,在贺茂勇研究员带领下,Moynier教授和团队成员一起到白鹿塬段家坡黄土剖面进行野外考察。本次考察,特别邀请了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的张航博士做讲解,给Moynier教授详细介绍黄土-古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意义(图2)。

图2 黄土剖面野外考察

在访问期间,研究团队与Moynier教授参观了研究所的MC-ICP-MS实验室、加速器质谱中心和岩芯库等,并与团队成员就LiSbB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在黄土和天体中的运用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图3)。这次交流和访问不仅增加了双方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深入了解,并且促成双方后续的科研合作方向、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图3 与团队成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