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研究所综述岩溶碳汇过程与效应

  岩溶系统中,可溶岩(碳酸盐岩为主)的溶蚀过程驱动大气和土壤中的CO2不断转化为岩溶水体中的HCO3-,以水体无机碳的形式在水圈中迁移转化,一部分通过水生生物碳泵(water biological carbon pump, BCP)固定下来。这种特殊的碳---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不仅促进了碳转移,还具有碳汇效应。我国岩溶区总面积为34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岩溶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岩溶地貌类型最全的国家,岩溶碳汇潜力巨大。已有研究表明,岩溶碳汇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对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负反馈效应,可能在未来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理解并充分开发利用岩溶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研究员课题组系统总结了岩溶碳汇的定义、机理、碳汇评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详细讨论了岩溶碳汇的尺度与稳定性、核算方法等热点话题,并对岩溶碳汇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首先,以往研究常用的一些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会高估/低估岩溶碳汇通量。为了满足岩溶碳汇研究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改进或建立新的有效的评价方法,建立适用性广的岩溶流域碳汇评价模型。其次,当前全球仍处于气候快速波动以及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之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响应机制,有助于充分利用岩溶碳汇对二者的负反馈效应,为岩溶地区固碳增汇技术的开发研究提供帮助。最后,建议未来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建立综合的(岩、水、土、大气、生物)喀斯特碳循环监测系统,以岩溶生态系统碳汇的视角,将岩溶系统中的土壤碳汇、森林碳汇、岩溶碳汇等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下,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岩溶作用驱动下的碳转移与固碳增汇的途径。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第四纪研究学会会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上,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陈律凡,通讯作者为谭亮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本项研究工作。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世”重大项目(4199125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0010300)的资助。

  原文详见:

  Chen, L., Tan, L*., Zhao, M., Sinha, A., Wang, T., Gao, Y., 2023. Karst carbon sink processes and effects: A review.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652, 6373. https://doi.org/10.1016/j.quaint.2023.02.00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23000393

   

  1 岩溶系统结构模型以及碳---生物相互作用过程示意图

   

  2 岩溶流域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内源有机碳(AOC)、排出流域的无机碳(DIC)和在流域埋藏的有机碳(OC burial)共同构成了一个岩溶流域潜在的岩溶碳汇


附件下载: